logo
head-banner

协和betway产文献月报 - 2014年7月

2014-09-13 07:28 来源: betway网 作者: 范融,博士;胡惠英,博士;蒋芳,博士;李雷,博士;李晓燕,博士;彭澎,博士;史精华,博士;仝佳丽,博士;王姝,博士;王永学,博士。 浏览量: 13785

 

全文下载点击以下链接
 
 
卷首语
王姝
这个月,豆仔让我写这一期《文献月报》的卷首语,真是觉得有些汗颜。越来越严重的拖延症导致我几乎总是在deadline时才交稿,甚或需要厚颜请求宽限几天,所以算是《月报》的“不良编者”。不管怎么说,终究推辞不过他的无赖坚持就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去年年底,豆仔同学发邮件给我,说想联络几个XDJM人一起做些翻译betway产实时文献的工作。可以说这是完全非官方、自觉自愿、有劳无酬、有累无功的一项工作。初听到他的这个想法,的确有些感动,为了协和那份莫名的理想主义情结。
有人说“行医是理想主义者的职业”。所谓理想主义,以我的理解,首先是有点理想,其次是有点太理想。从小受教的“四有新人”们自然是有点理想的,如此才会最终决定把世人的苦痛生死当做自己的朝九晚五(当然,基本是朝五晚九),无论最初你是出于“不为良医即为良相”的高远志向,还是我仅为宽慰家人的一己私心。再说太理想,即便资历尚浅如我,也不禁感触于PUMCH大院子里氤氲着的浓浓的“太理想”的味道。郎大夫狭小的办公室里,堆书如山,玲儿高悬,咖啡香气弥漫,大师近旁笑谈,墙上挂画“九笔佛”低眉慈目,门边贴纸“叩门拒客,举手得书”。里那些“较劲”的前辈们,无论你曾经觉得他们有多么严厉甚至不尽人情,当他们一例一例讲起那些病人,总结数十年临床心得并倾囊相授的时候,无论何时何地都光彩照人。病案室查病例,会看到林巧稚大夫写条,将病人认真交代转给连丽娟大夫诊治;吴葆祯大夫在病例上写:与郎景和大夫同查病人……,人不免有些恍惚,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更慨叹大家随时随地的严谨谦逊。此外,W教授自发组织同事编写国内首部由医务工作者自己写的关于SARS的书《SARS十年》,并捐赠全部书稿所得;CJJ拿自己的研奖金托我转交给素昧平生的患者做昂贵的基因检查,为了帮那女孩但不想让她难堪……类似的我知道和我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微信圈子里,痛心的伤医事件、混淆善恶的无良媒体、几乎为敌的医患氛围;病房里、手术台上、门诊诊室里,早出晚归、埋头干活、好言相劝依旧。诸如此类,完全没了客观理智的因果关系,如果纠结,只能归咎于各位所从事职业相关的那份理想主义。
扯得有点远了,总之,又要提到郎大夫的话:医学,是一种技艺、技术、也是一种艺术。以我的理解,技术和技艺或许与付出回报和得失薄厚有关,而艺术则纯粹是一种自我愉悦和个人享受,无报无求。或许看起来是痴人梦语,但在此月圆佳节,祝《月报》的编辑XDJM们能从革命同志般的合作和莫名远离功利的微薄努力中收获星点愉悦。也斗胆替大家祝有兴趣翻看《月报》的师长同道们在皓月当空之时,不值班时候的家人安康,值班的时候全国betway女同胞安康~~~


  • 关键词: